O形圈的材料硬度是评定密封性能最重要的指标。O形圈的硬度决定了O形圈的压缩量和沟槽最大允许挤出间隙。由于邵氏A70的丁腈密封都能满足大部分的使用条件,故如对密封材料不做特殊说明,一般提供邵氏A70的丁腈橡胶。
O形密封圈在低压状态下、同多压缩余量来达到密封的效果,随着压力升高发生变形,同时增加了张力来达到密封的效果。在高压作用下,O形密封圈在活塞、气缸、杆和轴套的间隙间,产生挤出部分,这也是造成损伤的原因。因此,这种间隙请尽量设计得小一些。
评定O型圈密封性能的另一种指标即所选材料的压缩永久变形。在压力作用下作为弹性元件的O型圈,产生弹性变形,随着压力增大,也会出现永久的塑性变形,压永久缩变形D有下式确定:
d=(b0-b0-b2)/(b0-b1)x100%
式中:b0_原始厚度(即截面直径W)
b1_压缩状态下的厚度
b2_释放后的厚度
通常,为防止出现永久的塑性变形,O型圈允许的最大压缩量在静密封中为30%,在动密封中约为20%。
图1 |
图2 |
图3 |
表2最大允许挤出间隙gmax
压力 Mpa |
O型圈截面直径W |
||||
1.78 |
2.62 |
3.53 |
5.33 |
7.00 |
|
邵氏硬度A70 |
|||||
≤3.50 |
0.08 |
0.09 |
0.10 |
0.13 |
0.15 |
≤7.00 |
0.05 |
0.07 |
0.08 |
0.09 |
0.10 |
≤10.50 |
0.03 |
0.04 |
0.05 |
0.07 |
0.08 |
邵氏硬度A80 |
|||||
≤3.50 |
0.10 |
0.13 |
0.15 |
0.18 |
0.20 |
≤7.00 |
0.08 |
0.09 |
0.10 |
0.13 |
0.15 |
≤10.50 |
0.05 |
0.07 |
0.08 |
0.09 |
0.10 |
≤14.00 |
0.03 |
0.04 |
0.05 |
0.07 |
0.08 |
≤17.50 |
0.02 |
0.02 |
0.03 |
0.03 |
0.04 |
邵氏硬度A90 |
|||||
≤3.50 |
0.13 |
0.15 |
0.20 |
0.23 |
0.25 |
≤7.00 |
0.10 |
0.13 |
0.15 |
0.18 |
0.20 |
≤10.50 |
0.07 |
0.09 |
0.10 |
0.13 |
0.15 |
≤14.00 |
0.05 |
0.07 |
0.08 |
0.09 |
0.10 |
≤17.50 |
0.04 |
0.05 |
0.07 |
0.08 |
0.09 |
≤21.00 |
0.03 |
0.04 |
0.05 |
0.07 |
0.08 |
≤35.00 |
0.02 |
0.03 |
0.03 |
0.04 |
0.04 |
在运动用情况下使用O形密封圈时的压缩余量会对密封效果、滑动阻力、压缩永久变形等产生很大的影响,因此必须控制在必要的最小限度内。运动用时,特别是速度快、润滑条件差的情况下,请将压缩余量设定为比一般运动用的O形密封圈更小些。
固定用的O形密封圈的使用方法被分为图6所示那样的朝横向的圆筒面固定用和如图7所示那样的朝直径与直角方向压缩的平面(法兰)固定用。使用圆筒面固定用时,一般采用和运动用O形密封圈同样的压缩余量。使用平面固定时,考虑到由于螺栓的伸缩,法兰面的歪斜使得压缩余量减少,所以平面固定用的压缩余量有必要设计得比运动用、圆筒固定用的压缩余量大些。表8所示的是按用途分类的O形密封圈的压缩余量。
图6 轴面密封 |
图7 端面密封 |
|